專欄

牛熊證與指數期貨之比較

至於牛熊證,投資者只要開立普通股票戶口便可參與買賣,毋須繳付按金,有個強制收回機制,輸有限。

【世說權證】牛熊證與期貨之比較

牛熊證和期指是兩種深受香港投資者歡迎的槓桿投資產品,兩者各有優點。 首先,買賣期貨需要開設期貨戶口,開戶手續較繁複,投資者買賣期貨前還要先繳付按金。以最近期指處於26,000水平、恒指期貨(大期)每點50元計,現時基本按金要求約11萬元(每張計),維持按金約8.8萬元(基本按金80%);即使小型恒指期貨(小期)每點值10元計,基本按金也要2.2萬元,維持按金約1.8元(基本按金80%)。

至於牛熊證,投資者只要開立普通股票戶口便可參與買賣,毋須繳付按金,入場費也相對便宜,例如恒指牛熊證,成交一向較活躍、亦有較多散戶買賣,每手10,000份,每份值約0.03至0.05元,即每手僅值數百元,投資者只需一萬數千元便可參與其中。

期指補倉不認輸 損失慘重

期貨和牛熊證都具有槓桿特性,理論上兩者都可帶來無限利潤。不過,投資前應了解箇中風險,做好風險管理。以上述期指個案為例,假設投資者於26,000點買入一張期指合約,期貨戶口有現金12萬元。倘若期指升了1,000點至27,000點平倉,投資者賺5萬元(1,000 x $50),戶口現金將增至17萬元。不過,若期指下跌1,000點至25,000點平倉,投資者將損失5萬元,戶口現金將降至7萬元。由於維持按金水平為8.8萬元,當期指下跌,投資者期貨戶口資產值跌低於8.8萬元時,便需要「補倉」,使戶口結餘重返基本按金水平。這個安排如雙面刃,容許補倉可保持彈性,投資者守得住便有翻身機會;但如果看錯市卻堅持守下去,不斷補倉泥足深陷,累計損失將十分慘重。如市況持續轉差,而投資者未能及時補倉,證券行更有權強制平倉而不另行通知,亦即「斬倉」。

別以為這就是期指損手的最壞情況,續上例,如果投資者選擇守下去,持有期指合約過夜,但翌日開市裂口向下,投資者可能需要承擔更大損失。假如期指翌日裂口下跌2,500點至23,500水平,投資者將損失12.5萬元,即使證券行於開市時為該期貨合約強行平倉,投資者仍需承擔因這筆交易而產生的負結餘,即5,000元。

收回如止蝕 牛熊證輸有限

我們再來看看牛熊證。眾所周知,牛熊證有個強制收回機制,以牛證為例,倘相關資產的價格跌穿收回價,牛證即時被收回,亦即買賣馬上停止,如果牛證屬R證,當相關資產的價格未有跌穿行使價,投資者將會獲得剩餘價值,而結算後的剩餘價值將會於3個交易日內存回投資者戶口。

一般來說,為了提升R類牛熊證的槓桿,目前牛熊證的收回價與行使價距離不大,一旦R證被收回,剩餘價值通常也不多,換句話說,倘牛熊證被強制收回,投資者同樣會輸掉大部分以至全部本金。不過,這已是投資牛熊證的最壞情況,加上入場門檻較低,投資者可按個人風險承受能力,控制投資注碼,或揀選收回價距離現價較遠的牛熊證,這些都是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。換個角度看,強制收回就如投資者的止蝕機制,免得投資者在大市風高浪急時要承擔太大風險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期指的槓桿是以按金的比例去計算,例如期指處於26,000點,大期每點50元,一張期指合約價值為130萬元(26,000 x $50),以按金11萬元計,槓桿約11.8倍(1,300,000 ÷ 110,000);至於牛熊證,由於選擇眾多,槓桿效應有高有低,一般來說愈接近被收回,牛熊證的槓桿效應便愈高,投資者可按照投資策略以及風險承受能力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。

 

 

重要風險通知

本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。

結構性產品之價格一般可急升亦可急跌,有可能損失結構性產品之全部或重大部分購買價,閣下對此應有所準備。

閣下投資前應了解產品風險,如有需要應諮詢專業建議。